说起地道战来,相信所有的国人都不会陌生,说不定脑海中还会响起“地道战,嘿!地道战,埋伏下神兵千百万”的旋律。
的确,在抗日战争中,敌后军民使用地道战的方式坚持了平原抗日斗争,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;而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,志愿军的坑道防御工事也是地道战的拓展和丰富。
其中被列为坑道工事(雏形)发挥巨大作用典型战例的马良山之战,主角便是由华北老八路发展而来的64军。当时该军的1个连依托坑道工事在一天时间内击退敌军21次攻击,毙伤其700余人,己方损失仅26人。
正是因为地下工事的巨大作用,随后志愿军在全线将其推广,使得整个阵地成为了一条地下长城。美军此前发射40到60发炮弹便能杀伤志愿军1人,但在我坑道工事完成后,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1人。当其巨大的空炮优势被尽可能抵消后,志愿军在阵地战中后期的胜局便无法撼动了。
大家可能会问了,这都是咱们中国军队事儿,跟印度军队有什么关系呢?